躺着人再如何动市创始出大场招赚钱模用式搅
说实话,现在的L2赛道已经够挤的了,但Blur创始人Pacman偏偏要再来添把火。就在11月21日,他带着团队搞出了个叫Blast的新L2,还顺手拿了2000万美元融资,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——Paradigm、Standard Crypto这些大名鼎鼎的VC都来了。
这个Blast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最吸引眼球的是它号称"唯一自带收益的L2"。简单说就是,你把资产放进去,它会自动给你生利息。想想看,现在其他L2都是0收益,这不就等于眼睁睁看着钱贬值吗?
钱生钱的魔法:4%的以太坊收益从哪来?
我仔细研究了下Blast的机制,发现它确实玩出了新花样。他们把用户的ETH拿去质押,再把收益返还给用户。目前ETH质押年化大概4%,稳定币更高一些,能达到5%。说实话,这在熊市里已经是相当诱人的收益率了。
举个具体的例子:你今天在Blast钱包里存1个ETH,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变成1.04个。这个"自动复利"的设计特别聪明,完全不用用户操心。稳定币那边也有类似的玩法,USDC、USDT这些存进去,会变成Blast自家的USDB,收益来自MakerDAO的国债协议。
说实话,这个自动Rebase(自动调整余额)的设计让我眼前一亮。传统L2上你存1个ETH,过一年还是1个,但Blast这个创新真的解决了"资金闲置"的问题。
空投"老司机"再出手:积分玩法升级
熟悉Blur的人都知道,Pacman最擅长的就是搞积分空投这套。这次在Blast上他又故技重施,把50%的空投留给早期用户,50%留给开发者。现在抢先体验阶段已经开始,邀请朋友还能赚更多积分。
说实话,这套玩法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。想想看,既能赚4-5%的利息,还能撸空投,这种"双重收益"的模式对用户吸引力太大了。不过我得提醒一句,这种模式也容易引来"羊毛党",项目方得做好防刷机制。
从时间线来看,明年2月主网上线,5月才会发空投。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观察项目的实际表现。我个人最期待的是看到开发者能在这个平台上搞出什么新东西,毕竟50%的空投都是留给他们的。
写在最后:L2赛道的新风向
Blast这种"自带收益"的设计,可能会成为L2赛道的新标准。想想看,用户凭什么要把资产从以太坊主网搬到L2?光是便宜的交易费已经不够了,能赚钱才是硬道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新项目总是伴随着风险。比如协议安全性、收益可持续性都是需要长期观察的。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小资金尝试,别一股脑把全部家当都搬进去。毕竟在加密货币世界,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。
(责任编辑:教程)
-
金融市场上有个神秘的存在,它就是场外交易,业内人亲切地称之为"OTC"。这里没有交易所的条条框框,更像是老友之间的私下交易。说来有趣,我第一次接触OTC还是在2015年,当时一位矿场主朋友想出售2000个比特币,要是直接挂交易所,价格非得被砸个底朝天不可。大宗交易的隐身术还记得2017年那会儿,有个基金公司想买5000个以太坊。要是按常规方法在交易所下单,恐怕还没买到一半价格就蹭蹭往上涨了。这时候... ...[详细]
-
看着这些所谓的"意见领袖"最终锒铛入狱,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意外。香港警方近日以"串谋诈骗"罪名逮捕了林作、陈怡等6名KOL,揭开了JPEX这出闹剧的最新篇章。从造神到坠落:15位明星KOL的集体翻车记得去年JPEX的广告铺天盖地,地铁站、社交媒体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。林作那副得意洋洋地在中环开"林作炒币"店铺的样子还历历在目。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,他就要在警局里解释自己与JPEX的关系了。这些KOL们... ...[详细]
-
Tether大手笔押注AI赛道,区块链巨头正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?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劲爆的消息,莫过于稳定币大佬Tether对德国矿业巨头Northern Data Group的一笔神秘投资。虽然双方都三缄其口不愿透露具体金额,但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,这笔投资很可能高达数亿美元级别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觉得这个动作背后暗藏着Tether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野心。不只是稳定币,Tether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记得9月下旬看到Tether官方博客那篇文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慨:在NFT数字藏品这场狂欢中,太多平台把隐私政策当成"摆设"了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这个看似枯燥实则关键的隐私政策到底该怎么写才够"走心"。你的平台在收集哪些"秘密"?记得去年有个数藏平台因为过度收集用户数据被约谈,创始人一脸委屈地说:"我们就是想要更好地服务用户啊!"这话听起来耳熟吗?就像我常去的火锅店老板说"送您一份凉菜"时,总会顺便要个手机号。... ...[详细]
-
九月的上海依然炎热,在区块链全球峰会的讲台上,我分享了自己这十几年来在大模型领域的观察和思考。作为一名从2007年就投身AI研究的老兵,看着这个行业从最初的"玩具"发展到如今的"巨兽",内心真是百感交集。模型越大越好?这个趋势不会变每次提到大模型,人们总会问:它到底会变得多大?说实话,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2000年代初期,那时我们都还在为128MB的内存感到兴奋。从历史来看,模型规模的增长就像是一列... ...[详细]
-
时间过得真快啊!转眼间,以太坊完成PoS转型已经整整一年了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发展的专业人士,我不得不说这次转型堪称区块链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都在屏息以待,毕竟这可是把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网络从底层彻底改造。惊人的经济效应让我们先看看数字:这一年里有超过98万枚ETH(约合15亿美元)被永久销毁,相当于把这些钱扔进了数字黑洞。这不是什么坏事,反而创造了一个极其有趣的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成毒品贸易帮凶?中国药企暗渡陈仓向墨西哥输送致命原料
最近一份来自区块链分析机构Elliptic的调查报告让人触目惊心——不少中国化工企业正在利用加密货币这个"隐形通道",向墨西哥贩毒集团输送制造芬太尼的关键原料。这种比吗啡强效50-100倍的合成阿片类药物,已经成为美国药物过量死亡的"头号杀手"。致命链条:从中国实验室到美国街头记得去年看到一则新闻,美国一个社区24小时内就有12人因芬太尼过量丧生。这种白色粉末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生命——仅2021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掀起了一股兴奋的浪潮,知名分析师BitQuant抛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:比特币极有可能在2024年4月的减半事件之前就刷新历史最高纪录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个预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减半效应:比特币市场的永恒定律说起比特币减半,这就像是加密货币世界的"四年一度大事件"。想象一下,矿工们突然发现挖矿奖励被拦腰斩断,新币的供应量急剧减少。这就像是在一场拍卖会... ...[详细]
-
说真的,这个市场从来不缺少机会,但能真正抓住机会的人却少之又少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越来越觉得:投资这事儿啊,三分靠技术,七分靠选择。跟对导师有多重要?记得上周三早上,我正喝着咖啡刷微博,突然看到李隆那条"以太坊承压60补仓空"的分析。说实话,当时市场情绪还挺乐观的,但李隆的分析逻辑特别清晰,从成交量到K线形态,分析得头头是道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了一单,结果你猜怎么着?当天最低直接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AI Agent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惊喜。去年斯坦福和谷歌那个"虚拟小镇"项目已经够让人惊讶了,25个AI在那里自组织生活、社交、办活动,活脱脱一个数字乌托邦。但最近看到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面壁智能做的这个实验,我才真正意识到AI协作的潜力有多大。一个神奇的数字开发团队想象一下,一个由7个AI组成的"公司",从接到订单到交付成品只用了7分钟,总成本连1美元都不到。这家名为ChatDev的"... ...[详细]